讲好青春实践故事弘扬时代主旋律 ——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汇报交流会

发布时间:2025-05-22动态浏览次数:13

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,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走深走实,近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楼1B206成功举办了实践教学学生作业成果分享交流会。本次交流会共有20多位学生代表登台展示本学期的实践学习成果,交流会由张庆守教授主持,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添福及1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观摩交流。

 



——“大思政课”我们要善用之,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

多年来,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,制定并实施了以“理论联系实际、知行合一”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案。通过组织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,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。

本学期的实践教学活动,在任课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组织下,围绕“红色文化传承”“志愿服务实践”“校史校情教育”“法治宣传教育”等主题有序开展。学生们走出课堂,走进社会,深入校园内外多个实践教学基地,广泛开展调研学习、志愿服务与主题创作等活动,取得了丰硕的学习成果。

 


在校内,同学们走进校史馆、经成楼、艺术楼钢琴室、实验室、体育器材室等场所,开展场馆调研与志愿服务活动,协助整理实验仪器、摆放体育和艺术器材,维护室内秩序和环境卫生,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与责任意识;在校外,大家前往旗山湖公园、上街地铁口荷塘派出所义警服务点、福建省博物馆、福清革命历史纪念馆、福州“八·一七”革命纪念馆、福安市闽东革命纪念馆、母瑞山革命纪念园、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、林则徐纪念馆、鼓楼区于山社区等多个地点,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。

 


在校史馆,同学们深入了解学校发展历史,强化了爱校荣校的使命担当;在福建省博物馆,他们参观历史文物展厅和非遗文化展厅,观赏大量见证福建历史发展的珍贵文物和艺术作品,直观感受福建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;在福清革命历史纪念馆、福州“八·一七”革命纪念馆、福安市闽东革命纪念馆等地,同学们开展了“清明祭英烈,薪火永相传”主题红色教育活动,通过敬献鲜花、集体默哀、参观革命文物等方式缅怀先烈,感悟红色精神,接受深刻的思想洗礼。

 


在上街地铁口荷塘派出所义警服务点,同学们积极参与交通疏导、便民服务、引导特殊群体出行等工作,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、奉献他人的良好风貌;在鼓楼区于山社区,他们参与“清明科普润心田,少年缅怀承英魂”志愿活动,通过互动问答、趣味游戏等形式传播文明理念,倡导移风易俗;在中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同学们带领儿童重温雷锋故事、开展小小辩论会、绘制帆布袋等活动,将雷锋精神融入生活实践,激发青少年关爱他人、服务社会的责任感。 

 


此外,部分同学还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,自主组建团队,策划拍摄了以“防范电信诈骗”“杜绝校园兼职陷阱”为主题的微视频、微电影作品,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,增强实践教学的现实针对性和社会影响力。

   


此次成果分享交流会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。会上,各班学生代表依次登台,通过PPT讲解、微视频播放、照片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,生动讲述了自己参与实践活动的经历与感悟,分享了在团队协作、创意设计、实地调研等方面的成长与收获。本次交流展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,现场气氛热烈,生聆听认真、互动积极,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。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活动,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思政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认同,更在实践中提升了动手能力、沟通表达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,真正实现了“做中学、学中悟”的教学目标。

 


未来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不断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,深化课程育人内涵,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

 

 

马克思主义学院  郑巧  林媛